Lenovo Legion Go 2:全球最貴 PC 掌機,售價嚇壞玩家的「隨身掌機」

Lenovo 終於在 IFA 2025 正式公開 Legion Go 2,一出手就直接封頂,成為市面上最貴的 PC 掌機。雖然之前已經有爆料大神洩過規格,但看到官方公布售價後,玩家還是忍不住要翻白眼:最便宜的版本也要 USD 1,099(約 NT$36,200 / HK$8,600 / RM5,200),頂規 Z2 Extreme 版本則要 USD 1,349(約 NT$44,500 / HK$10,600 / RM6,400)。
Digiera HoloMax :3 小時就沒電的裸眼 3D 掌機,要價居然比筆電還貴?

IFA 2025 上又來一台「想要顛覆市場」的掌機,名字叫 Digiera HoloMax。主打 10.95 吋 2.5K 120Hz 裸眼 3D 螢幕,靠所謂的 AstraDepth3D AI 技術+眼球追蹤,把 2D 遊戲或影片直接轉成 3D。聽起來很科幻,實際上多少帶點「早死機」的味道。
3 合 1 的 OneXPlayer X1 Air 上市:Lunar Lake、迷你 SSD、可拆手把豪華到不行,但價格還真敢開

中國廠商 One-Netbook 又來了,這次的 OneXPlayer X1 Air 號稱 3 合 1 裝置(掌機+平板+筆電),實際上就是 2 合 1,再硬湊一個名字博眼球。重點是,這機子規格確實狠,但價格一樣「豪氣萬丈」。
AYANEO 平價線 CODE R 首發:Pocket Air Mini 用 4:3 小螢幕,價錢平易近人

AYANEO 這家公司,一直以「高價、精品、RGB 氣氛燈」聞名,結果爆料指出,Pocket Air Mini 不只螢幕小於 5 吋,還是 4:3 黃金比例,據說售價竟然壓在 999 人民幣(約 NT$4,500 / HK$1,200 / RM660)以下。這價格,簡直不像 AYANEO 會幹的事。
Anbernic 新掌機 RG476H:疊層扳機+玻璃面板設計,搭載 Unisoc T820 模擬 PS2 不成問題

Anbernic 官方只放了一支短片,什麼規格都沒講,不過眼睛尖的玩家早就開始拆圖。RG476H 的玻璃面板+霧面按鍵切口,跟 Retroid Pocket 5、Pocket Mini 那套設計語言簡直一個模子印出來。小系統鍵排在旁邊,還有疊層扳機,看起來比自家 RG35XXSP 或 RG Slide 這些主流機種更「premium」。
RG35XXSP 新玩法:Etsy 有人做 3D 打印 Dock,瞬間變身家用主機!

Anbernic 的 RG35XXSP 本來就是一台抄得很像「GBA SP」情懷機,現在竟然有人幫它開發了一個 3D 列印底座,直接插上去就能變身「客廳主機」。這個設計出自 Etsy 店家 PropArcade,之前只玩過 3D 列印按鈕,這次乾脆端出一整個 Dock,還支援充電與 HDMI 輸出。
上架前就被抓包!Fallout 周邊商品用 AI 圖,是藝術還是末日笑話?

核爆後的世界還沒毀滅,先被 AI 畫爛。最近網上流出一段影片,展示了據稱即將在美國 Target 上架的 Fallout 新週邊。當中有一瓶「Deathclaw 手火辣醬」特別搶眼,但搶眼的不是設計有多精緻,而是整張圖像滿滿 AI 味,直接被玩家吐槽是「AI-generated slop」。
前 Bethesda 高層嗆爆:Xbox Game Pass 沒補貼開發者,根本一文不值!

講到遊戲訂閱服務,玩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 Xbox Game Pass ——花一點錢,幾百款遊戲隨便玩,爽到爆。可是,前 Bethesda 全球行銷副總裁 Pete Hines 最近一句狠話把這東西打回地面:「如果沒有好好支持開發者,這些訂閱服務根本 worth jack shit。」
Ubisoft 終於記得替 Rayman 慶祝 30 週年,但新作消息?還是要慢慢等

Ubisoft 突然想起來自己還有一隻沒有四肢的吉祥物——Rayman。為了慶祝這系列滿 30 歲,公司終於把塵封多年的官方 X/Twitter 帳號翻出來,用一句「Rayman turns 30!」來提醒玩家:「喂,我們沒有忘記啦。」問題是,大家最想聽的還是新遊戲,而官方的答案是:「有啦有啦,我們在做,不過別急,還早。」
GTA 居然被稱為「AAAAA 遊戲」,是未來的信仰、還是產業最後的掙扎?

Rockstar 終於把 GTA 6 推到「AAAAA」這個新高度,聽起來很屌,但背後其實透著一股「太大不能失敗」的焦慮味道。畢竟 GTA 5 全球賣到翻天,第二名僅輸 Minecraft,十年後的續集,自然被捧到要遮天蔽日。可是當業界開始用「五個 A」這種怪詞來形容它時,你就知道這場遊戲盛宴,已經不只是一場發售,而是整個產業的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