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到遊戲訂閱服務,玩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 Xbox Game Pass ——花一點錢,幾百款遊戲隨便玩,爽到爆。可是,前 Bethesda 全球行銷副總裁 Pete Hines 最近一句狠話把這東西打回地面:「如果沒有好好支持開發者,這些訂閱服務根本 worth jack shit。」
開發者的新髒話:訂閱
Hines 在 2023 年退休,結束 24 年 Bethesda 生涯。最近他接受 DBLTAP 訪問時,直接講明他早就看出問題。「訂閱已經變成新的髒話,現在什麼都買不到,只能訂閱。可是一個靠內容存活的服務,如果無法同時兼顧平台跟創作者的需求,最後就是死路一條。」
換句話說,玩家月月付錢玩遊戲,爽的是玩家,苦的是那些熬夜爆肝卻拿不到合理回報的開發團隊。

開發者才是真正被擠乾的那群人
Hines 點破:「你需要正確承認、補償、肯定製作遊戲的成本。不只是做遊戲,而是做一個產品。」問題在於,現在這些訂閱模式根本沒有把開發者放在心上,反而把他們擠進一個只會不斷消耗的生態。
講白了,沒有遊戲,就沒有 Game Pass。可是 Game Pass 在過去幾年搞到的是什麼?Bethesda 旗下的 Arkane Austin 被關掉,《Hi-Fi Rush》團隊 Tango Gameworks 也一度遭殃,最後還是被 PUBG 母公司 Krafton 收了才活下來。連 Arkane 創辦人 Raphael Colantonio 都說 Game Pass 是「房間裡的大象」,壓得大家喘不過氣,根本不可持續。

錢有賺,但代價是?
微軟今年七月才大聲宣布 Game Pass 年收入達 50 億美金(約台幣 1610 億/港幣 391 億/馬幣 237 億)。可是就在同一個月,它也裁掉了幾百名員工。這畫面是不是很熟悉?公司賺大錢、老闆喊爽,然後開發者卻被丟進垃圾桶。
前 PlayStation 老大 Shawn Layden 之前也批評過,「遊戲界的 Netflix」這概念本身就是危險的,因為誰都不知道開發者能不能活得下去。

超級大作時代的副作用
Hines 的批判其實講到重點:大家都要 AAAA 巨作、都要訂閱制塞滿好遊戲,可是最後這種張力只會害死更多工作室。看似是玩家的勝利,實際上是把遊戲業整個推向不健康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