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y 在最新財報發表後的 Q&A 中,財務長 Lin Tao 首度正面承認,公司目前在推動 live service(即遊戲即服務)方面「不是那麼順利」,並指出最近出現了「有點負面的新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災難就是《Concord》,這款上線即崩的多人射擊遊戲成了 Sony live service 夢的最大絆腳石。
從 Concord 到 Marathon,一路跌跌撞撞
除了《Concord》之外,Bungie 的《Marathon》也傳出延期無期的壞消息,開發內部緊張、測試反應低迷。加上《Destiny 2》的最新資料片《The Final Shape》表現也不理想,《Edge of Fate》更被認為是近年最慘擴充包,Sony 的 live service 推進計劃顯然面臨多重撞牆。

但 Sony 還是沒打算放棄
儘管問題重重,Lin Tao 表示 Sony 對 live service 的投入仍是長線計畫,目前看起來不完美,但放眼未來還是充滿潛力。她強調,五年前 Sony 幾乎沒有任何 live service 遊戲,如今這類型已經占了第一方遊戲收入的四成,包括《Helldivers 2》、《Destiny 2》和《MLB The Show》都有不錯成績。
財報數據撐場面 Helldivers 2 成為救命藥
Sony 在財報中指出,上季度旗下《Helldivers 2》、《Destiny 2》和《MLB The Show》等 live service 作品占了超過 40% 的第一方收入。儘管其中《Destiny 2》的人氣下滑,《Helldivers 2》仍被視為少數幾個亮點之一,也被 Sony 高層視為「正面案例」,證明這條路不是死路。

Hulst:不會再犯 Concord 的錯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CEO Hermen Hulst 在早前的投資者簡報中也提到,《Helldivers 2》的成功將會推動 Sony 繼續拓展 live service 作品。他強調公司「絕不會重蹈 Concord 的覆轍」,但業界看法分歧,部分投資人已經開始質疑這條路是否值得繼續賭下去。

產業觀察:Sony 已陷入服務型遊戲的慣性
目前 Sony 已將 live service 列為未來業務主軸,雖然面對來自玩家、媒體與內部團隊的質疑,仍選擇加碼布局。從 Bungie 狀況就可看出,即便內部緊張氣氛升高,母公司仍要求持續產出服務型內容,顯示這不只是策略選擇,更像是一種產業結構性的推力。
Sony 真的學到了教訓嗎?
雖然高層嘴上說會「從錯誤中學習」,但連續幾款 live service 遊戲的滑鐵盧,讓外界開始懷疑:Sony 是真的理解玩家需求,還是只是從股價與收入的角度在說話?在 Helldivers 2 意外撐場的情況下,Sony 是否會錯估這只是一次性成功,也成了觀察重點。
Destiny 熄火、Bungie焦灼,未來難樂觀
Bungie 的動盪也反映在《Destiny 2》的人氣上,社群數據顯示活躍玩家人數下滑明顯,連帶影響擴充內容的銷售與評價。這對 Sony 而言是雙重壓力,畢竟這是少數可以穩定產出的 live service 品牌之一,如今也失去支撐力道。
繼續衝,還是該踩煞車?
Sony 對 live service 顯然還抱有希望,但市場的容忍度不會無限延伸。玩家耐心在消耗、開發成本在上升,若下個季度沒有新救星登場,Sony 恐怕得重新思考這場長跑到底值不值得跑下去。

下一個 Helldivers 2 何時來?
目前 Sony 高層選擇對未來樂觀以對,但真正的問題是——他們能再創造下一個《Helldivers 2》嗎?還是只能不斷複製《Concord》式的災難?面對產業大環境、玩家偏好與內部團隊壓力,這條 live service 路線恐怕沒那麼簡單能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