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y 最新一季財報後的 Q&A 環節中,財務長 Lin Tao 爆了一個算是小震撼的消息:Bungie 將從目前「半獨立」狀態,逐步被整合進 PlayStation Studios 。這代表當初以「完全自治」為招牌的 Bungie,正一步步被 Sony 收回控制權,未來將更像是一家標準的第一方工作室,而非外包合作夥伴。
Destiny 2 表現低迷,連帶拉低 Bungie 表現
自 2017 年推出以來,《Destiny 2》一直是 Bungie 的營運核心,但近年來明顯走下坡。今年的擴充包《Edge of Fate》表現慘澹,社群反應冷淡,玩家人數也隨著《The Final Shape》結束主線劇情後出現大規模流失。這些疲軟指標,讓 Sony 開始質疑 Bungie 的獨立營運模式是否仍具效益。

「我們開始收回主導權」——Sony 對 Bungie 不再客氣
Lin Tao 表示當初給予 Bungie 非常大的自主空間,但隨著裁員潮與進度延宕,現在策略正在轉向。她說:「Bungie 正在被我們全面整合進工作室體系,我們將會減少他們的獨立性。」這句話意味著,Bungie 未來不再只是「被 Sony 擁有」,而是會直接受控於 Sony 的內部製作與商業流程中。
Marathon 還沒死,但也別太樂觀
至於 Bungie 手上的新作《Marathon》,Lin Tao 表示目前仍計劃在本財政年度內(即 2026 年 3 月 31 日前)推出,但這個時程並非鐵板一塊。她強調開發進度持續中,團隊正進行調整與更新,目前沒有取消計畫,不過也未否認「狀況可能有變」。她補充道,預計今年秋季可望對外公布正式發售日。

抄襲風波、測試反應差,Marathon 問題纏身
《Marathon》的開發困境不只是延期而已。內部測試反應不佳、核心玩法尚未定型,甚至還捲入「美術抄襲」爭議。有設計師指控其畫面風格直接取材自知名藝術家 4nt1r34l(Antireal),儘管官方未正面回應,但這些聲音無疑讓遊戲前景更添變數。
Sony live service 夢碎一地,Bungie 成最後籌碼
在 Sony 全力推進 live service 模式的戰略之下,《Helldivers 2》雖然一度成為救火隊,但《Concord》直接爆死、傳聞中的《Fairgame$》也疑似內部延期,整體戰線節節敗退。Bungie 原本被視為 live service 領頭羊,如今自顧不暇,Sony 決定收編控制,也可視為這場戰略失敗的補救動作之一。
Bungie 的神話正式破滅,消失是遲早的問題
從《Halo》時代就以「自由精神」自居的 Bungie,如今在命運與現實之間妥協,走向集團收編的路線。Sony 不再信任其獨立營運能力,轉而將其變成 PlayStation 內部製作鏈的一環。這不只是 Bungie 的轉折,也是整個 live service 模式在商業與理想間拉鋸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