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ngie 宣布 CEO 執行長 Pete Parsons 退休,這位《Destiny》系列與未來新作《Marathon》的掌舵者在動盪不安的時刻選擇離開,正式結束近十年的領導生涯。然而,接班人 Justin Truman 並未被冠以 CEO 名銜,只是低調以「工作室主管」的身份接手。這場交班看起來更像是切割責任,而不是什麼盛大的交棒儀式。
不叫 CEO,只叫 Studio Head,Bungie 新領導一開場就在劃清界線
接下 Bungie 重擔的 Justin Truman,是公司內部資深成員,曾任職於開發、專案與高層職務。不過這次接任,他選擇了避重就輕的「Studio Head」頭銜,而非 CEO,說明了 Bungie 高層對於未來方向的猶疑與保守。Truman 雖在聲明中強調願意「聆聽玩家、承認錯誤」,但面對 Bungie 近年的爛帳,恐怕誠意還不夠。

《Destiny》人氣崩盤、裁員潮未退,Bungie 真的還撐得住?
Bungie 從 2024 年底開始就一路走下坡,《Destiny 2》玩家數量暴跌,加上大規模裁員 17%,內部士氣幾近崩潰。Parsons 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急流勇退,讓人懷疑這根本不是「傳承」,而是一場高明的脫身術。而更諷刺的是,Bungie 現已是 PlayStation Studios 一員,這場高層換血會不會只是為了方便索尼未來更好接手?沒人敢說破,但大家心裡都有答案。

《Marathon》還沒上市,Bungie 已經先進入危機
Truman 表示《Marathon》將於 2025 年內揭露更多內容,但玩家與業界的期待早就被 Bungie 近年的表現消磨殆盡。從曾經開創《Halo》宇宙的神壇工作室,變成玩家每週都在喊「還能玩嗎」的公司,Bungie 的沉淪比遊戲更新速度還快。CEO 落跑、新遊戲難產、社群失望,Bungie 想靠「改朝換代」洗牌,恐怕沒這麼簡單。

新時代真的會更好,還是只是更爛?
Truman 承諾 Bungie 將持續傾聽玩家聲音,但這已經是第幾次保證了?曾經橫掃遊戲業的 Bungie,如今像一艘不斷漏水的宇宙船,急著找人補洞卻沒人想跳進去。這場 CEO 下台的戲碼,看起來像是一種逃避,也許更像是 Bungie 準備賣身前的斷尾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