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藏可重寫的「XtraROM」機制,Switch 卡帶其實需要定期插入主機保養資料
近年網路上不少玩家擔心,收藏多年的 Switch 與 3DS 實體卡帶會不會哪天突然讀不到,直接報廢?面對這個問題,有人猜測是 ROM、有人說是 NAND,也有人說是兩者混合體,各種謠言滿天飛。
XtraROM 是什麼鬼?
根據芯片製造商 Macronix(旺宏)2015 年 Q2 公開的資料,任天堂自 3DS 時代開始,就採用名為 XtraROM 的技術。雖然名稱裡有「ROM」,但其實它並不是傳統的 Mask ROM,而是一種工廠預寫入的多位元 MLC NAND Flash。換句話說,這些卡帶並不是完全「唯讀」。

資料會慢慢流失?
MLC NAND 的結構設計讓它在長時間內可能會出現電子洩漏現象,導致記憶內容變模糊。這種物理現象如果沒有修正,就會讓卡帶逐漸變得難以讀取,也就是「慢性壞死」。
根據任天堂洩漏的技術文檔,這些卡帶支援兩條特殊指令:RD_SELF_REFRESH
和 RD_REFRESH_STATUS
,這兩條指令設計來修復 NAND 資料錯誤。雖然卡帶對玩家來說是唯讀的,但只要主機送出這些指令,卡帶本身可以重新校正資料,避免錯誤擴大。
不是只有 Switch,3DS 也有
甚至在 3DS 的 CTR 記憶卡規格書中也可看到類似的 RD_REFRESH
指令,而從 3DS 核心驅動程式原始碼中也可以確認這些指令在每次讀取 10,000 區塊或每 3 毫秒就會被呼叫一次,確實有這個功能。
Friendly reminder that you should probably plug in your card-based games every 5-10 years, if you want them to keep working. This includes 3DS, Vita, Switch 1&2, e.g. pic.twitter.com/TvY6QtyLZt
— Does it play? (@DoesItPlay1) June 23, 2025
多久插一次卡才安全?
結論很簡單:這些「看似唯讀」的卡帶其實需要靠主機定期執行刷新動作,才能延長壽命。不插卡的話,時間久了資料會漸漸損壞。根據多數技術觀察者建議,至少每 5 到 10 年要插回主機一次,讓它閒置幾分鐘自我刷新,才有機會保住資料完整性。
封存卡帶會變磚?
這個結論對某些收藏派玩家可能是一大打擊——如果你買了實體卡卻從未開封、甚至期望未來轉賣升值,這些卡帶反而最容易在未來讀不到資料而報廢,淪為空殼收藏品。
實體收藏也有保養需求
這其實顛覆了多數玩家對「實體收藏=永恆安全」的認知。事實上,即使你不玩,也應該偶爾拿出來插機一下,讓主機幫它做健康檢查與資料修補,才不會哪天發現心愛的遊戲啟動不了。
Vita 與其他卡帶也類似
值得一提的是,PS Vita 也採用類似的 NAND 機制,因此這種「需定期插機保養」的問題,不只限於任天堂,也會波及到其他卡帶式主機平台。
提醒收藏者:不是插著就萬無一失
當然這套機制也有極限,錯誤修正演算法無法彌補一切,如果資料已嚴重毀損,那就回天乏術。真正的實體保存鐵律:定期插入主機刷新,否則壞了別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