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知名爆料人 Billbil-Kun(Deal Labs)指出,9 月 13 日起在歐洲發售的 PS5 Digital Edition 會從 1TB SSD 減少到 825GB,價格卻完全不變,依然維持 €499(約 NT$17,000 / HK$4,200 / RM2,600)。對一台沒有光碟機、完全靠下載的主機來說,這個消息只能用「離譜」來形容。
從漲價到縮水,Sony 的操作讓人看傻眼
其實 Sony 這波操作並不是孤立事件。2025 年 4 月,歐洲地區的 PS5 Digital Edition 已經從 €449 漲到 €499;上個月,美國也跟進調漲,數位版從 US$449 漲到 US$499(約 NT$16,200 / HK$3,900 / RM2,350),連 PS5 Pro 也一口氣從 US$699 漲到 US$749(約 NT$24,300 / HK$5,900 / RM3,600)。
結果歐洲沒有加價,卻硬生生砍了儲存空間,這就像「不漲價,但偷塞少一點料」,玩到一半突然提示「空間不足」,你還得自己再去花錢加裝 SSD。

遊戲空間越來越大,825GB 根本不夠用
別忘了,《Call of Duty: Black Ops 7》光安裝就要 220GB,《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破 150GB,《Cyberpunk 2077》加上更新檔更是一路往 200GB 靠攏。換句話說,一台 825GB 的 PS5 Digital Edition,系統吃掉一部分後,實際可用空間大概 670GB 左右,裝個三四款 3A 大作就滿了。
對一台完全沒有光碟機的機種來說,這無疑是自廢武功。
為什麼 Sony 要這樣搞?
可能的原因很現實:避免再度調價。SSD 成本和匯率波動,讓 Sony 寧願縮減容量,也不願再冒著被罵「再漲價」的風險。但對玩家來說,這就是變相削弱價值。
這幾年 Sony 的定價政策本來就已經引發不少爭議。除了主機漲價,PS4/PS5 的遊戲在巴西與土耳其也悄悄漲到 BRL 400(約 NT$2,500 / HK$600 / RM760) 和 TRY 3,500(約 NT$2,700 / HK$660 / RM840)。現在再來個「縮水版數位主機」,看來粉絲的怨氣只會更大。
Sony 也不是沒有糖果。新的 Astro Bot Joyful DualSense 無線手把將於 10 月 30 日推出,9 月 12 日開放預購,售價預估和上一代一樣 US$80(約 NT$2,600 / HK$620 / RM380)。雖然只是外觀小改,但至少沒有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