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這款」亚洲玩家童年必玩的神作,美国玩家居然从没机会玩到?

说到红白机(FC)时代的经典游戏,许多玩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任天堂的《超级马里奥》系列,或者是KONAMI的《魂斗罗》《恶魔城》《赤色要塞》等经典之作。然而,有一款对亚洲玩家来说再熟悉不过的作品,竟然 从未在美国的NES平台正式零售,导致很多美国玩家无缘体验——它就是 KONAMI在1986年推出的横版冒险游戏《七宝奇谋》(The Goonies)

这款FC上的经典冒险游戏,竟然没在美国发售?

《七宝奇谋》改编自1985年上映的同名电影,讲述主角麦奇深入海盗岛,解救被绑架的弟妹们。这款游戏不仅继承了电影的探险精神,还凭借KONAMI精心设计的关卡,让无数亚洲玩家沉迷其中。游戏内设有六大关,从破旧的餐厅、幽暗的地下水道,到炽热的熔岩洞穴,最终抵达海盗船,迷宫般的设计让人一次次挑战自我。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在日本地区推出FC卡带版的游戏,居然 从未在美国以NES零售形式发售!不过,KONAMI倒是 在北美推出了一个街机版本,名为《VS. The Goonies》,作为 VS. System(基于NES硬件的街机平台) 的一部分。这意味着,美国玩家如果想玩《七宝奇谋》,只能去游戏厅投币,而无法在家用NES上玩到完整版本。此外,该游戏还在 PlayChoice-10 这种街机平台上短暂出现过,但对于当时的家庭玩家来说,这远远不够。

MSX版的《七宝奇谋》,与FC截然不同

除了FC版本外,KONAMI还专门为 MSX电脑 开发了完全不同的《七宝奇谋》。MSX版采用了 翻屏式平台玩法,而非FC版的流畅横向卷轴设计。游戏的主角可能是 Sloth(或者依然是Mikey),目标是从弗拉特利家族的地下洞穴中救出其他七宝奇谋成员。

相较于FC版的线性关卡,MSX版采用了 非线性探索玩法,玩家需要在 25个互相连接的关卡 中逐步寻找伙伴,同时收集钥匙前进。MSX版还引入了 经验值系统,玩家可以透过解救队友和收集道具来提升角色能力。音乐方面,MSX版采用了 更加贴近电影原声的采样音乐,氛围感更强,但整体玩法节奏较慢,偏向解谜探索。

FDS版本:特殊的磁碟系统发售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KONAMI在1988年 为Famicom Disk System(FDS)重新发行了《七宝奇谋》,但这次采用了特殊的发行方式——游戏 并未在传统零售渠道销售,而是通过Disk Writer Kiosks(磁碟重写机)提供。当年,玩家可以前往特定的自动终端,将游戏写入空白磁碟来游玩。由于这种发行方式,FDS版本的《七宝奇谋》在当时相当难以获得,也使得它成为如今的收藏市场上的一款稀有版本。

KONAMI的关卡设计功力初显,隐藏要素丰富

作为KONAMI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七宝奇谋》的关卡设计已经展现出其日后在动作游戏领域的优势。游戏不仅有 复杂的迷宫地图,还隐藏了大量的收集要素,例如 八颗钻石可补满血条,而 防火服、耳罩等道具 则能抵御特定环境的伤害。此外,KONAMI还在游戏里暗藏了一些彩蛋,玩家甚至能找到《宇宙巡航机》等作品的身影。

战斗方面,麦奇的攻击手段包括 脚踢、弹弓和炸弹。炸弹不仅是过关必备道具,用来炸开隐藏房间,还能用来攻击敌人,但需要计算时机,否则可能被自己炸伤。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设计,在当年算是相当有挑战性的玩法。

通关画面成为经典,美版玩家只能玩续作?

如果玩家顺利通关,结局画面会出现主角与被救出的弟妹们站在海边,看着远方的帆船缓缓驶来……这个画面成为许多亚洲玩家的童年记忆。然而,美国玩家却 错过了这款游戏的FC版本,直到1987年,KONAMI推出正统续作 《七宝奇谋2》(The Goonies II),才终于让美国玩家在NES上玩到一款完整的《七宝奇谋》游戏。

经典的8-bit配乐,席琳迪翁都要让路?

除了精妙的关卡设计和隐藏要素,《七宝奇谋》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游戏的主旋律是 Cyndi Lauper(辛蒂·劳帕) 为电影演唱的主题曲 《The Goonies ‘R’ Good Enough》,KONAMI巧妙地将这首流行歌曲改编成 FC版本的8-bit电子乐,成为整款游戏最具辨识度的配乐之一。

FC版配乐

虽然FC时代的音乐受限于硬件,但KONAMI的作曲团队依然成功打造了 极具感染力的BGM,让玩家在冒险过程中始终被热血节奏驱动,玩过的都知道,这旋律光听两秒就能让人瞬间回忆起当年的游戏画面。相比之下,MSX版的音乐更偏向原版电影配乐风格,带有更多的采样音效,而FDS版本基本沿用了FC版的音轨,保持了相同的旋律与节奏。

MSX版配乐带有更多的采样音效

无论是街机版还是家用机版,《七宝奇谋》的配乐都是那个年代KONAMI在8-bit音乐领域的一次经典尝试,也让这款游戏在众多红白机作品中显得更具辨识度。

影响后世的动作游戏,KONAMI风格初露锋芒

相比马里奥系列的轻松风格,KONAMI的游戏往往更具挑战性,充满奇幻和冒险氛围。《七宝奇谋》的成功奠定了KONAMI在动作冒险游戏领域的基础,之后的《魂斗罗》《沙罗曼蛇》等作品,也都延续了这种硬派风格。

尽管当年美国玩家错过了这款经典游戏,但如今透过模拟器或复刻合集等方式,已经可以轻松体验这款亚洲玩家童年回忆的名作。更难得的是, FC、MSX和FDS三个版本各具特色,如果你是个资深KONAMI粉丝,不妨试试看这三种不同版本,感受当年KONAMI在不同硬件上的极限操作!

资料来源:老男孩游戲盒Unearthed Treasures: Goonies (MSX)The Goonies (グーニーズ) Famicom Disk – Retail Release Reproduction维基百科

個人頭像照片

只會吃

《光環3》為何從未重製?開發者坦言當年根本沒餘力!

雖然《光環2》獲得華麗翻新的《Anniversary》重製版本,《光環3》卻始終沒有等到同樣待遇。近日,在《光環:無限》任職的副藝術總監 Darren Bacon 終於揭露背後原因──當年 343 Industries(現已更名為 Halo Studios)根本無力分身。

《Towerborne》好評降臨 Game Pass,畫風清新打感紮實成四月黑馬!

在經歷《老滾4重製版》、《盟军敢死队:起源》與《光與影:33號遠征隊》等強檔接連上線後,Xbox Game Pass Ultimate 四月陣容終於收官。由《Banner Saga》團隊 Stoic Studio 打造的最新作品《Towerborne》,已於 4 月 29 日正式加入 Game Pass,隔日還有《孤島危機4》緊接登場!

《Apex英雄》團隊遭腰斬,EA開刀Respawn工作室裁員400人

繼財報下修與作品失利之後,EA又一波裁員潮來襲,這次波及旗下明星工作室 Respawn。據《彭博社》報導,EA 近期已裁撤 300 至 400 名員工,其中約百人來自曾打造《Apex Legends》與《Star Wars Jedi》的 Respawn 團隊。

25年老RPG重生!《Breath of Fire 4》登陸GOG,支援高畫質與現代玩法

Capcom傳奇系列之一的《Breath of Fire 4》,如今正式透過GOG Preservation Program重新上架!售價只要9.99美元,還附帶一整套現代化升級,不買都對不起青春。《Breath of Fire 4》原本在2000年於PlayStation平台首發,2003年推出PC版。由於上市時間接近PS1末期,加上出色的劇情與戰鬥設計,當年不僅叫好也叫座,被許多玩家封為「末期PS1神作」。

《Cyberpunk 2077》Switch 2版表現曝光!開發者:絕不重蹈PS4災難

還記得當年《Cyberpunk 2077》在PS4和Xbox One上的首發災難嗎?那場慘劇讓無數玩家怒刷退款,也幾乎毀掉了CD Projekt Red一半的招牌。現在,《Cyberpunk 2077》即將登陸Nintendo Switch 2,而開發團隊也親上火線拍胸脯保證:這次,絕對不會重蹈覆轍。

F-Zero平替《Fast Fusion》賽艇遊戲價格居然跟Switch 2「教學軟件」差不多, 不如直接買這個?

如果你遺憾Switch 2上網不到《F-Zero》,結果只能看著任天堂裝死的人──那麼你一定聽過Shin’en這間工作室。這家以技術狂魔著稱的小團隊,早在Wii U時代就推出過《Fast Racing Neo》,後來又在Switch首發陣容交出《Fast RMX》,憑著超高速反重力賽車、漂亮得不科學的畫面表現,成了F-Zero粉絲們「解渴」的最佳選擇。

Pikmin狂歡派對!《Pikmin Bloom》復古主機活動即將登場

為了慶祝遊戲上線3年半,《Pikmin Bloom》將從5月1日展開「任天堂主機活動」,活動會持續到5月31日。玩家只要完成指定挑戰,就有機會培育出「任天堂硬體」造型的新裝飾Pikmin。想像一下,一隻長得像超級任天堂的Pikmin,距離問世已經不遠了。

任天堂Switch 2抽選大混戰:櫻井政博居然驚喜中獎

如果你也有參加日本地區的Switch 2預購抽選,那麼這幾天可能就要留意信箱了。根據玩家回報,任天堂已經陸續寄出中獎通知,而其中一位幸運兒,正是《大亂鬥》與《星之卡比》之父──櫻井政博本人。

萬物皆可DOOM:玩家成功破解任天堂Alarmo,讓鬧鐘跑起來!

任天堂的新產品「Alarmo」──一個定價99美元,價格已經穩定下來、主打用瑪利歐音樂把你從床上吵醒的智慧鬧鐘──現在已經成了玩家們的新玩具。是的,你沒看錯,現在這台原本只打算乖乖叫你起床的小機器,已經能夠運行《DOOM》了。

Xbox 公布《DOOM: The Dark Ages》主題手柄,不但尖刺、濺血與惡魔符文一次到位!還有主機主題外衣

由 id Software 與 Bethesda 開發的《DOOM: The Dark Ages》是一款新作前傳,延續近期《DOOM》重啟系列的風格。這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設定在地獄戰爭初期,玩家將再度扮演 Doom Slayer(毀滅戰士),面對惡魔軍團。遊戲中不乏巨型機甲與龍類等重裝設計,預計於 Xbox、PlayStation 與 PC 同步登場。

即使後來PS推出了無數令我驚喜的遊戲,但在那年代的次世代主機大戰,SS還是我的最愛!無論是主機的外型設計,六粒並排控制器適合玩街霸、可看VCD等功能,還有能玩到我想玩到的遊戲…已是我心目NO.1!

我最喜歡的主機─SEGA SATURN

如果你問板垣伴信最討厭的遊戲,他會答你:鐵拳1、鐵拳2、鐵拳3、鐵拳4、鐵拳5!而如果你問一般人最喜歡的家用主機,答案一定是:PS1、PS2、PS3、PS4、PS5!但如果你問我最喜歡的家用主機,我的答案是:SEGA SATURN!排第二是XBOX 360。

黑悟空因XSS未能登上XBOX其實是掃瞄技術惹的禍?

XSX和PS5一樣搭載了16GB GDDR6 RAM ,但XSS就只有10GB,這10GB也是令遊戲科學團隊感到頭痛辣手的問題。或許大家會想,不就是做多一個低配版嗎?《黑神話悟空》就算電腦版最低配置也是16GB要求,可知這遊戲對記憶體的需求!獨欠了XBOX那件袈裟 似乎有點不該…

黑悟空拿不到最佳遊戲馮驥露出自大面目了?

或許人會變的,馮驥一開始也說發售時是有幻想過熱賣的情形,但還是調整現實的心態,但一天又一天傳出好消息,整個人也開始飄飄然了…。然後我們開始看見馮驥開始出席不同的埸合,接受央視訪問、領獎,受到國家級禮待,由一開始謙卑,變成什麼中國人的夢想、為中國文化感到自傲的話語全部跑出來了!

鬼武者、忍者龍劍傳復活!原來忍龍是分了兩派玩家?

《NINJA GAIDEN外傳:憤怒邊界》回歸《忍者龍劍傳》玩法真的是大眾的心願?不…我不認為《忍者龍劍傳》的粉絲有MARIO般龐大!《忍者龍劍傳》雖然是FC的名作,畫面出色,但難度極高,相信能真正爆機的人並不多!雖能留下深刻印像,但不至於有大量核心粉絲。不然在SFC、PS1、PS2早有正統續作了!(SFC有複刻合集和MD、GG歐美版,由SEGA和SIMS開發)

《黑悟空》對我來說很難,但這不會影響我去玩這遊戲的意願。

請不要帶政治偏見 未玩先判《黑神話 悟空》

《黑悟空》對我來說就是90%魂系,剩下10%讓它不完全像魂系!那個用一點或兩點數來升級,每個文字都寫「都增加少許XX」,就連其它輔助道具都是「都增加或恢復少許XX」,看到真令人洩氣!
跟魂系一樣不知不覺升得像樣了,手感才開始來,雖然《黑悟空》每到新一關敵人有所增強,但不至於像其它魂系,一到下一關,新的小敵都能秒你,挫敗感較少…。(但還是很挫敗就是了…)

心跳回憶的遊戲系統,其實是人際關係寫照?

記得我有十多年沒再開SS了…,當放上《心跳回憶》時,詩織就講出:「怎麼了呀?很久不見你了…大家都很擔心你哦!?」雖然只是程式,但那一刻是有感動到,仿佛自己真的曾經待過光輝高校呀…。

我的任天堂RGB之路…

任天堂的所謂的「宗旨」看來是所有一切都只為遊戲和玩家出發,但說穿了就是成本省得就省,使用獨特媒介就是建立自己的生產線。(從生產卡帶賺第三廠的錢,使用MINI DVD ROM、HD DVD到SWITCH的小型卡,任天堂都是在搞自己獨特的生產線)

我的RGB年代 第三篇:怎樣才是完美的RGB畫面?

家用主機以21 PIN SCART RGB呈現RGB畫面,大約是MD和SFC開始的,SFC一般通用的解像度是256×224,MD是320 × 224,所以一般來說MD畫面會比精細,但當年大家都用AV或RF輸出,自然較難分辦!我記得當年SFC很後期才移植《Thunder Force III》,當年一比較才覺得SFC畫面發色和物件較「鬆散」,MD版較「實淨」。(當年只懂得這樣形容!)

SFⅡ當年太紅了,大家太渴望可以使用四大天王…

你知道當年為了用「四大天王」 修改程式版你有見過嗎?

當年Street Fighter Ⅱ是供有八個角色供選用,另加四個玩家不能選用的BOSS,俗稱「四大天王」!就是當年CAPCOM的初代Street Fighter 雖然沒有二代這麼紅,但也比一般街機遊戲來得更受歡迎!當年80年代就很流行一個傳言,如在某些條件下使用昇龍拳,就會得到鎖匙飛去非洲打隱藏BOSS!當然是人為傳聞,但就肯定會有告訴你的人說:「我真的見過!」

我的RGB年代:別人笑我太瘋癲…

上一篇講述我買了兩部RGB電視正式踏入RGB之路,也解開了為何以前總覺得32BIT主機移植街機作品畫質是欠缺了什麼?由於是我寫電玩專欄的,當然想讓多人分享,更多人知道RGB的好處,享受高畫質!

你還記得當年dc是怎樣給ps2吹死的嗎?

當年PlayStation 2一秒可處理7500萬個多邊形,而DREAMCAST只是300萬罷了…!當年dc未推出時,業界正流行著”一秒處理幾多個多邊形”!當然,今天來看已是吹噓的數字!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個遊戲開發完成,解像度,幀數,特效全開下可以剩下幾多數字才實際!

假面騎士五號-X

在1987年的BLACK誕生前,我最喜歡的假面騎士就是五號-X騎士!

假面騎士-RIDERMAN

雖然一般人會感覺RIDERMAN很弱(露出嘴巴、電單車是普通機車),但當年我卻很喜歡!

你與SuperdopeGames獨家資訊之間,只差一封電郵!

我們是個滿腔熱血的初創團隊,憑著對遊戲的熱愛全力以赴,為玩家打造一個專屬於你們的遊戲天堂!訂閱我們的電郵,不僅是對我們努力的支持,更能第一時間收到獨家內容、隱藏資訊和最狂的遊戲福利。加入我們,一起把這個小小的夢想做得更大更精彩!🎮

馬上輸入EMAIL訂閱Superdope,成為最酷的時尚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