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一群專門幫遊戲角色配音、演動作的演員,最近終於爭取到一紙新合約:AI 不能再偷偷複製他們的聲音、樣子或動作拿去用。這是他們罷工了將近一年,跟遊戲公司吵了好幾輪,才終於達成的協議。
這份合約一旦正式通過,將會保障演員的「樣子、聲音、動作」不會被 AI 隨便盜用。就算要複製,也必須本人簽名同意,還得另外付錢,而且用過幾次、怎麼用,都要寫清楚報告給演員知道。
為什麼這麼緊張?因為 AI 已經能做出「假的你」
現在很多遊戲公司會用 AI 把演員的聲音或臉「掃描」起來,以後就能不請他來現場,也能讓角色講話、動作自然,聽起來就像本尊演的一樣。但這種技術若沒規範,很容易變成「白用」,讓演員根本拿不到錢,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用了。
配音員擔心的,是自己會變成一個「可以複製、用完就丟」的資料庫,連自己死後都還被拿去用。

合約內容長這樣「不能偷偷用」
這次的新合約裡明確規定,遊戲公司如果想要使用演員的數位複製版,無論是聲音還是外貌、肢體動作,都必須先經過演員本人的書面同意,還不能只是口頭答應而已。而這份同意還會延續到演員去世之後,除非演員本人事先有另外註明不能再用。
如果遊戲公司真的要做數位複製,那花的錢不能少,至少得付跟真人錄音或表演一樣的工資。用在哪裡、用了多少次、是怎麼用的,也都必須詳細記錄並告知演員本人,不能像以前那樣神不知鬼不覺地直接拿去做成遊戲內容。
說白一點,這份合約就是替每一位遊戲演員裝上一層鎖,AI 想複製誰的樣子、想讓誰的聲音講話,都得先問清楚、付清楚。

除了 AI 條款,還有什麼進展?
這份合約除了防止 AI 濫用,也調高了演員們的薪水。只要合約一生效,大家立刻加薪 15%,接下來每年還會再漲 3%。儘管這數字不算驚人,但在這種處處削演員成本的時代,已經算是一大突破。
去年罷工期間,包括《League of Legends》這種大作都受到影響,很多新角色造型只能重複用舊的配音;小島秀夫的新遊戲甚至因為配音員無法參與拍攝而延期,這也讓遊戲公司終於認真面對演員的訴求。
接下來會怎樣?
雖然這份合約能保障演員們到 2028 年 10 月,但工會表示,AI 技術發展實在太快,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持續監督。未來每次合約更新時,都會是爭取更多保障的機會。
談判代表 Elmaleh 說,她希望未來能跟遊戲公司一同建立一套 AI 使用的規則,而不是各做各的。她坦言這段時間幾乎像是在做全職志工,但她甘之如飴,因為她真的很熱愛配音工作,也覺得這份工作值得被好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