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ayStation 在這幾年瘋狂投入 live-service 遊戲市場的野心,正面撞上了現實牆。尤其是 2024 年 8 月推出、兩週後就被迫關服的《Concord》,正式讓 Sony 開始調整對「風險」與「創意自由」的容忍度。這不只是一個失敗遊戲的故事,而是整個 PlayStation Studio 的全面改革。
從砸錢狂飆到「失敗要快又便宜」
根據《金融時報》最新專訪,Sony 互動娛樂聯合 CEO Hermen Hulst 已經明確表示,他不希望 PlayStation 團隊都選擇保守,但也強調一個新準則:「失敗的話,應該早點失敗,並且要便宜點。」在他眼中,過去像《Concord》那樣燒掉 4 億美元的教訓,實在太過奢侈。那筆錢包括對 Firewalk Studios 的收購與後續開發投入,現在 Firewalk 工作室已經被關閉,成了這場豪賭的最終犧牲者。
內部更緊密合作,但仍保留創作自由
PlayStation 第一方旗下 20 間工作室過去在創作上幾乎各自為政,但這種「分封制」的模式現在正被調整。Hulst 表示,未來將會推動更多跨團隊的測試機制與知識共享,以避免重工、踩雷或資源浪費。他強調,這樣的改革不是為了收掉創意自由,而是希望建立「內部協作與責任共享的文化」。

11 款遊戲胎死腹中,《The Last of Us Online》也是受害者之一
除了《Concord》,Sony 在 2022 到 2025 年初這段期間,也陸續砍掉至少 11 款未公開的 live-service 遊戲。這些企劃中,有些還只是雛型階段,損失不大;但像是《The Last of Us Online》這種已經開發數年、原本打算搭配《The Last of Us》 第二部推出的多人連線模式,卻在 2023 年底被砍,所花的成本顯然已經堆到難以忽視的程度。
從賭桌退場,回歸可控成長與穩健營收
Hulst 在給投資人的最新說明中表示,Sony 已痛定思痛,不會再「重蹈 Concord 的錯誤」。接下來 PlayStation 的產出數量可能會減少,但將聚焦在回報率較高、風險可控的作品上。他們仍期待第一方遊戲工作室能在未來貢獻更大營收份額——畢竟在截至 2025 年 3 月的會計年度中,Sony 整體遊戲業務營收高達 317 億美元,第一方產品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