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天堂 Switch 2 雖然已經發售數月,並有一波不錯的首發作品陣容,但根據 Digital Foundry、NateTheHate 等圈內人士的爆料,許多第三方開發商至今仍拿不到開發機,有些甚至是知名 AAA 廠牌。
在最新一集的 Digital Foundry podcast 節目中,主持人 John Linneman 提到,他在 Gamescom 2025 上與多位開發者交談時,對方表示他們「無法取得硬體」,甚至被要求「先針對 Switch 1 開發,再依賴向下相容」。而這類情況並非個案,John 進一步指出:「我們聽到非常多相同的回饋,開發者想上 Switch 2,但就是拿不到開發機。」

明明已上市數月,為什麼還拿不到?
Oliver(Digital Foundry)也補充,目前這波混亂已經延燒數個月,連部分開發 3A 遊戲的大廠都「不在名單上」,而某些小型獨立遊戲卻意外取得開發資格。例如他提到「那個營火攝影遊戲的開發團隊」就拿到了開發機,這反而讓整體策略顯得更撲朔迷離。
根據 NateTheHate 進一步補充的訊息:「的確有許多大型開發商拿不到 Switch 2 的 dev kit,目前情況雖然逐漸好轉,但任天堂與合作夥伴之間的溝通依然糟糕。」

Switch 2 開發機真面目曝光,名為「NDK Core Ounce」
除了傳言外,也有實體證據浮上水面。一批照片來自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文件,揭露 Switch 2 的開發機型號為「NDK Core Ounce」,具備以下幾個亮點:
- 採用特殊雙 USB-C 並排的專用充電接口
- 外觀設計與第一代 Switch 開發機相似
- Joy-Con 支架無配色,主機支架結構略有差異
- 使用前端系統仍類似初代 Switch Dev Kit
- 照片均來自 FCC 審核頁面,為合法公開資訊

這款 NDK Core Ounce 開發套件代表任天堂開發環境已全面升級,卻也突顯出問題:既然機器已準備好,為何至今仍對大量開發者設限?

先讓自家 IP 打頭陣,再放開第三方?
部分觀察者認為,任天堂可能有意控管 Switch 2 的早期市場步調,讓 Mario Kart World、Donkey Kong Bananza 等本家遊戲先攻佔市場,等首波硬體安裝數突破 1500 萬後,再慢慢放開第三方資源。這樣能避免初期市場冷卻、第三方遊戲賣不動。
但開發者端可不是這樣想。Nate 強調:「如果合作夥伴連主機規格都問不到,那這對規劃財務與遊戲計畫是致命的問題。」
不只是慢,而是「選擇性發放」的溝通災難
開發圈目前的情緒已不是「為什麼這麼慢」,而是「為什麼你選擇性發放還不說清楚?」無論是要營造軟體節奏,還是卡住移植潮,現狀已對第三方廠商形成困擾。甚至有些團隊乾脆不等了,直接把新作當 Switch 1 發售,靠兼容功能一勞永逸。
如果這就是任天堂想要的節奏,那短期內或許能守住 Switch 2 的內容品質,但長期來看,是否會因此錯失潛在開發合作,就得看後續如何回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