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地方的都有它的獨特的見解「梗」文化,這些「梗」一般只在當地有共鳴,當然也有因網絡傳出去讓別國的也懂得的「梗」。
井上正大在中國特攝區叫王小明很早就聽過,本來以為是和某個中國男明星撞樣,才被取為王小明。因為是中國那邊流行嘛,也沒有特意去追查來源。直至中國開拍特攝節目,邀請井上正大客串《超限斗神》,在網路洗版下,才得知《庫洛魔法使》這套動漫,李小狼這角色在中國翻譯是王小明。而李小狼在設定中一直收集卡片,所以中國觀眾當初看「假面騎士DCD」時,就戲稱門矢士為「王小明」!

由於井上正大幾乎已和DCD門矢士掛鉤,所以井上正大本人也被中國人稱呼為「王小明」!

所以在中國的特攝節目《超限斗神》客串,直接玩梗,角色就叫「王小明」。
說到本士化為名,最早要追溯到當年日軍侵華,像港台這些以華人為首的地方,在購買日劇或日本動畫,都需要重新配音化,還有淡化日本色彩,把角色全都換成中文姓名。就算是當年還沒有版權的漫畫時代,「哆啦A夢」裡的小叮噹、大雄、靜宜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

有時因為太過深入民心,即使正規授權電影如成龍的《城市獵人》,主角名也要叫「孟波」!這本來是台灣那邊的盗版譯名,但因為香港也是看同一版本,所以才用上孟波!

近年來的機戰都有官方繁體中文字幕,為了照顧港台玩家,也會用上當年本士化的名稱。比如三一萬能俠、亞寶、馬沙等。

假面騎士展覽館,香港那邊銀幕播放著藤岡弘以本鄉猛身份代言,字幕也寫上洪大龍,什是有趣。
幾年前見一位大叔極度維護本土化名字,不可失傳!他說鐵甲萬能俠(原名Mazinger Z 魔神Z)的主角就是杜劍龍,我說其實官方正名是有漢字寫著「兜甲児」(兜甲兒),而且羅馬拼音為Koji Kabuto,現代很多人都知Kabuto和甲有關。為何不用回正名呢?結果他就老羞成怒了…。讓我見識到那一份童年回憶本土化的執著。
歡迎加入TOKUSATSU 特攝英雄DSICORD討論區,↓點擊以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