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我是港漫讀者,就發現凡是換主筆接手該作品時,都會把上手的角色幾乎殺光!然後展開新故事路線,因為該接手的主筆最多只會看上手的十期,不想為上手的伏筆路線繼續,而且不是自己創作的人物沒有感情代入感,所以除了保留主角外,其它上手主筆創作的人物都死完。
生化危機是三上真司的作,當初三上離開CAPCOM後,CAPCOM正宣傳著《生化5》也要對外說可能會請三上真司擔任顧問。(事實上當然不會這麼做)
《生化5》由竹內潤接手,基本遊戲系統仍是《生化4》繼承,不敢改太多!雖然這部作品有Chris 、Jill、Wesker元老人物登埸,還有隱藏伏筆已久的雨傘公司老大Spencer終於登埸!但你會發現

《生化5》把Chris 、Jill的造型大改,Chris變成壯漢 、Jill變成金髮病毒能力者。Wesker更是最後死得完全乾乾淨淨,之前Wesker的設定伏筆完全沒再續!而Spencer更是在回憶關卡草草被Wesker殺死了!
這証明當時開發組不想繼承三上留下的東西,因為做得不好會被玩家投訴!(忍者外傳就是一直被罵索性不再開發了,如果不是微軟出手,光榮TECMO根本不想碰!)所以在新的團隊下,那時生化走的路線是利用網絡的普及,強調雙人合作。故事也推向生化的下一代,如Sherry 和Wesker兒子Jake。
不過因為太過強調動作性和單機也有CPU伴你冒險,遊戲恐怖感大大降低。生化口碑下滑!(但銷量其實一直高企)所以CAPCOM突然把生化重新尋回恐怖路線,就是第一視點的《生化7》。
無疑《生化7》取得媒體的讚賞,但其實傳統玩家在罵的聲也不少!至少第一視點已令不少亞洲偏向日式遊戲卻步。

CAPCOM似乎想在新模式發掘新玩家和保留傳統玩家,所以他們推出了重製版這策略!實行兩全其美,不過後來從第七代Village推出DLC更新,讓遊戲可以進行第三視點,証明CAPCOM傳統玩家在吵視點這件事,第9代Requiem就直接兼容兩個視點。
因為舊作重製版始終會有用完的一天,基本上除了《code veronica》還沒被重製外,其餘的0代、一代、五代、六重製都是比較處於尷尬地位。
《生化危機9 Requiem》一開始流出的情報是半開放世界,可以操作Jill,Leon也會協且。然後呈現出來是以前PS2的《生化危機 Outbreak》Alyssa的女兒Grace。

坦白說,之前的預告影片是走玩恐怖路線,用新人女性作主角,是可以讓玩家代入恐怖氣氛!有FBI的背景說明她有一定的戰鬥能力,只要不要像舊人有豐富戰鬥經驗就是了。但第一支影片太像《生化危機6》Leon和Helena的關卡了,新鮮感不足。
所以媒體只能炒作會不會有Leon等舊角色登埸來維持熱度,現在新的影片突然來了一個好像熟悉但又點陌生的重要人物,大家都說是雨傘公司老大Spencer!


我對比兩張圖,近距離的確有點像Spencer!但起身那一張,雖然環境相同,但衣著卻是白袍人的打扮,那個頭頂禿了的近距離的衣服紋理不一樣,這位是有戴手套的,那紋理和五代的Wesker有相似,莫非是Wesker從岩漿回來復仇?說不定是官方想故意讓玩家混淆?

說到白袍人,很多人說是Leon,說那張嘴很像他!我倒是沒什麼意見,如果想以熟悉的主角級人患上病毒,我覺得有人比Leon更適合,那就是《code veronica》的Steve!如果玩家有記憶點的話,在《code veronica完全版》中,追加了Wesker的戲份!Wesker說會帶Steve的屍體回去研究T-veronica病毒,Claire 還大怒責罵Wesker不準褻瀆Steve的遺體!當然大家都認為留了一條Steve復活的伏線,可是當時生化突然來個重製1代、殺上雨傘總部的槍擊外傳、4代雨傘公崩塌、五代終結Wesker!這伏線就被人忘掉了,如果新的重製版是《code veronica》,配合劇情下,《生化危機9 Requiem》如果是收完所有雨傘公司故事的伏線,是Steve可能性也有機會,我覺得讓Leon擔任這身體惡化的白袍並不大適合!當然這只是個人猜測。



影片還出現很像二代警局的酒店(?)一個類似瘋狂的博士,是他負責抽Grace的血?還有一個瘋女人在類似二代警局浪蕩,但仔細看可能是頭頂禿了瘦弱老人也不一定,它或許是大家所猜測的類似Spencer的人?還有像女管家的女人在廁所發瘋,巨大敵人很多人說是LISA,但製作人只是用了LISA的音效暫時用。


有內幕說不準傳媒問Leon方問題,所以出埸機會很大?情報說故事演出會由 「來自浣熊市的角色們」和 「擴散的角色們」,擴散如果不算Alyssa,還有誰有機會登埸?浣熊市的角色們,因為官方好像說不會有Chris。加上有一段Grace手持一把很像Barry的密林槍,所以大家期待Barry吧?
最後~官方說浣熊市並不是唯一的遊戲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