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的 Xbox Game Pass 究竟賺不賺錢?這個老問題最近又被搬上檯面,英國遊戲業記者 Chris Dring 再次提出他的調查與觀察,並獲得業界內部人士的最新回覆:Game Pass 是賺錢的,甚至連微軟自己損失的第一方遊戲銷售與內購營收都算進去,依然穩穩黑字。
Dring 指出,他早在 18 個月前就曾與 Xbox 團隊接觸,試圖了解 Game Pass 的損益結構。當時他得到的說法是,第一方遊戲(如《Starfield》《Forza》等)本身就有獨立的損益計算表(P&L),不會直接計入 Game Pass 的營運成績。因此,即便 Game Pass 用訂閱方式提供這些大作,帳面上也不會反映開發成本或失去的銷售額,因為這些內容還能靠 DLC、內購與日後跨平台銷售回本。
是「真賺錢」,不是做帳做出來的!
然而,隨著 Game Pass 對內部開發營收造成壓力,有人質疑「賺錢」說法是否只是財報手法,未必反映真實經營狀況。對此,Dring 最新指出,他收到來自知情人士的保證:即使把 Game Pass 對第一方遊戲的銷售損失與微交易影響一併計算,這項服務整體仍是盈利的。
不過 Dring 也坦言,這類數據本質上是內部估算,無法對外驗證。且第一方開發成本仍未納入 Game Pass 本身的財務報表,這點仍是個爭議焦點。
討論過程中也有人問出一個更本質的問題:「為什麼一般玩家要在意微軟這種幾兆市值公司賺不賺錢?」對此 Dring 自嘲地回答:「我是財經記者所以會在意,但我真的不懂為什麼玩家會這麼關心。」
這段對話再次凸顯 Game Pass 作為服務模式的雙面性:對玩家來說,它便宜好用、第一方新作首日可玩;但對微軟內部來說,則是一場必須精算每個環節的財務賭局。未來 Game Pass 是否仍能維持現在的價格與陣容,在這場「帳面上有賺」但「內容產出壓力爆表」的微妙平衡中,或許才是真正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