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頭搖進一座古城,主角在雲霧中緩緩現身,手持長劍、腳踏瓦礫,在街道裡面幹死警察——這不是寶萊塢電影,而是印度遊戲《Unleash the Avatar》的真實開場!

這年頭,印度遊戲圈正在集體爆氣——從《Raji: An Ancient Epic》殺進Switch (很棒的佳作)到《Indus Battle Royale》點燃他們的競技魂,全部印度人都在喊「我們不想再只玩美國人的遊戲了」。這一次,Aeos Games 直接祭出大絕,把整個印度中部的古城掃描進遊戲裡,聲稱要做出一款「你根本不敢相信是印度人做的」3A規格作品。

這款遊戲要讓世界知道「印度也能做3A」

《Unleash the Avatar》(又名 Project 11A)是一款靈感來自《Ramayana》的動作 RPG,不過場景卻設定在一座叫做「Vishwapur」的現代印度城市。製作人 Varun Mayya 還講:「這不是一場模仿,而是一次顛覆。」他要讓你在《Ghost of Tsushima》的質感裡,看到印度諸神的影子。

而為了做到這點,開發團隊直接封城,掃描整座中部古城 Chanderi,從15世紀的神廟、街道,到賣水果的攤販全都打包進遊戲,打造全球最大規模的「印度風資產」。





技術硬到不科學:自製機器掃描布料、家具等物件
這款遊戲最大的賣點之一,是它極度瘋狂的製作方式。

- 他們掃描了超過 一千種真實物件,包括整棟建築、布料、傳統服飾、甚至印度路邊小販的水果籃。
- 為了拍布料,他們自己拆掉公司的辦公椅,自己動手做了一台「電動轉椅掃描儀」,把沙麗和襯衫旋轉成3D模型。
- 臉部與角色模組全部來自真實印度人臉孔與穿搭,沒用 AI,純靠實景還原。
- 動作系統則參考《隻狼:暗影雙死》,但改為 Hindi 字體顯示警告字「संकट」(危機),打擊感重到掉牙。






更扯的是——這些東西,全都是用 Unreal Engine 5 製作,只花了 8 個月、40 人 就搞出這個 demo。
頭破血流的戰鬥背後,是一段印度人熟悉卻陌生的史詩
《Unleash the Avatar》不像大多數印度作品那樣直接拜神取材,而是採取「敬而遠之」的方式,將羅摩衍那作為靈感,但重寫成現代神話。遊戲劇情強調「從尋求智慧開始,再獲得力量」,主角一開始不是戰神,而是尋道者。
影片中出現的敵人包括持槍警察、詭異的肥佬頭目,戰鬥既有潛行也有華麗魔法變身,甚至還能把劍變成閃著神光的神器。這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印度小遊戲」,這是要拿去參展 E3 的規格。
網民炸鍋:八個月能做這種東西?真假?
雖然很多印度玩家在 YouTube 底下留言表示:「終於有人不是在抱怨,而是實際去改變印度遊戲圈!」,但 Reddit 卻炸了。
有玩家質疑這遊戲是否只是一場行銷秀,有人懷疑八個月怎麼可能做出這麼多內容。還有 X 網友吐槽:「你以為畫質高、用 Hindi 字體,就可以騙騙印度的愛國玩家?還是要看遊戲性。」
對此,Mayya 本人回應:「我們確實不是 AAA 工作室,但我們有內容製作的底子,也知道什麼會成。好不好玩,我們最清楚。」

沒有爭議是不可能的
除了技術展示與遊戲內容,網民也注意到幾件值得玩味的事:
- 遊戲預告片的標題三次改名,從「India’s First Super High Quality Game」到「Soulslike Game」,再變成「Realistic Game from India」,感覺行銷團隊還沒抓到定位。
- 有印度遊戲業分析師指出,影片中列名的參與人員中,有一位朋友實際仍任職於其他工作室,未被授權使用其名參與,最後雖已澄清為「人事誤會」,但爭議已擴散,口水已經潑上去了。
這場遊戲革命,會不會變成一場吹水秀?
說到底,《Unleash the Avatar》是一場硬起來的印度遊戲夢,這可能是神來一筆的寶萊塢夢想。不僅如此,對遊戲開發者來說,它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挑戰。無論你信不信,印度正在嘗試把自己從「遊戲消費者」變成「內容創造者」。

網絡寫手 Dr.M

業內資深 IT 人,亦是一名從業超過十年的網絡寫手。曾在世紀初為數本實體雜誌擔任執行主編,後期在網絡上擔任各大著名網站幕後寫手,寫作領域包含電競、電腦、科技、汽車、遊戲甚至賽馬。曾在數家遊戲公司任職經營社群與發行推廣業務,還喜歡折騰老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