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的火藥味是來自 YouTuber 小月的一支影片。影片中,小月整理了歐美玩家在社群上對《Pokemon Legends Z-A》的吐槽:畫質像是停留在 PS2 時代的「低清城市」,玩法設計過度簡化,甚至還被質疑存在氪金元素。最讓人翻白眼的,是這樣的內容居然還要以 3A 大作的價格販售,讓不少玩家直呼「根本就是割韭菜」。

《Pokemon Legends Z-A》《寶可夢傳說 Z-A》近期在 Switch 2 的實機影片曝光,本來應該是慶祝的時刻,結果老外在官方的 Youtube 影片的評論區一片罵聲,說這畫面放在 2004 年 GameCube 上都毫無違和感!如今卻敢用 70-100 美元的 3A 定價推出,簡直是對 Pokemon 玩家的侮辱!
有玩家甚至笑稱自己要「去洗眼睛,再回坑幻獸帕魯」(Palworld),乾脆當作這款遊戲不存在。為什麼亞洲市場一片叫好,歐美卻全是罵聲?原因主要集中在四大槽點。

槽點一:畫面劣化,低清貼圖
玩家批評最多的就是畫質。建築材質被形容像是 PS2 時代的粗糙貼圖,街道看起來永遠都在同一條場景裡打轉。角色帶你飛到屋頂,竟然直接用黑屏切換,連最基本的沉浸感都沒有。對比其他同價位的 3A 遊戲,這種畫面真的難以接受。

槽點二:城市空洞,探索乏味
上一作《Pokemon Legends: Arceus》《寶可夢傳說 阿爾宙斯》至少還有開放世界的自然場景,這次卻困在一座「低清都市」裡。大量建築只是擺設,90% 進不去,NPC 數量稀少,整體氛圍像鬼城一樣。再加上完全放棄配音,探索過程顯得單調又無聊。

槽點三:玩法簡化,無腦策略
《Pokemon Legends Z-A》最大的賣點原本是拋棄回合制,改走即時動作玩法。但實際效果卻被批為「小兒科」。歐美玩家玩慣了 MMO 線上游戲,只靠走位、撿道具和 4 個技能轉 CD,完全不新鮮。甚至還有設計問題——Pokemon 血量打到 0 仍然能捕捉,變成難度再度下降。更糟的是,Mega 進化的特性數值被閹割,玩法深度進一步縮水。

槽點四:3A定價,四處氪金
最讓玩家憤怒的還是價格與收費模式。《Pokemon Legends Z-A》定價高達 70-100 美元,卻連配音都沒有!線上連線功能還必須額外購買 NSO 任天堂會員,遊戲沒上市就把 DLC 拆分售賣更是貪上加貪!關鍵要素「御三家 Mega 進化」竟然強綁定在 PVP 連線,這樣逼玩家氪金,吃相太難看啦!
估計大家還是邊罵邊玩

不少人承認,雖然罵得很兇,但最終還是會因為 Pokemon 情懷和新玩法的好奇心而買單。只是這一次,《Pokemon Legends Z-A》真的暴露了 Game Freak 長年偷工減料的問題。當歐美玩家已經被各種高品質 3A 養大胃口時,這樣的半成品式表現能不能長久收割,還真不好說。
網絡寫手 Dr.M

業內資深 IT 人,亦是一名從業超過十年的網絡寫手。曾在世紀初為數本實體雜誌擔任執行主編,後期在網絡上擔任各大著名網站幕後寫手,寫作領域包含電競、電腦、科技、汽車、遊戲甚至賽馬。曾在數家遊戲公司任職經營社群與發行推廣業務,還喜歡折騰老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