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一份由德國遊戲產業協會公布的報告,對於熱愛實體遊戲的玩家來說可謂一記重擊。數據顯示,德國目前約有七成遊戲購買來自數位版本,而實體遊戲市場正在快速縮水,趨勢與美國、英國等地的情況相呼應。
德國玩家七成選擇數位版
報告指出,在 2024 年,德國近 99% 的 PC 遊戲購買是數位版,幾乎完全淘汰了實體光碟。而在家用主機方面,雖然仍有 56% 的銷售來自實體遊戲,但比起 2023 年已經下降了 4%。更長期的數據也顯示,數位遊戲正持續蠶食市場:四年前,德國 PC 遊戲數位銷售佔比還只有 93%,短短幾年就成為幾乎完全數位化的市場。
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遊戲市場之一,這種變化具有指標性意義。而類似的數位化遷移在其他國家也同樣明顯。英國的数位娱乐与零售联盟早在 2022 年就曾估計,當地 近 90% 的遊戲銷售已經是數位版。

全球實體遊戲銷售面臨挑戰
零售通路的萎縮進一步推動了數位化。像英國連鎖超市 Tesco 已經完全停止販售實體遊戲,而 2025 年 6 月的 Xbox Games Showcase 也讓玩家注意到,許多新作幾乎沒有實體版本在零售通路出現。
雖然如此,部分廠商仍公開強調實體遊戲的重要性。任天堂與 Capcom 都曾表態將持續支持實體發售,而獨立發行商 Super Rare Games 的 CEO 也強調,實體遊戲對於遊戲保存(Game Preservation)極為關鍵。
「實體遊戲」其實不再實體?
然而,玩家對於現代實體遊戲的價值感受也在下降。近年不少光碟幾乎只是數位下載的啟動 Key,卡匣或光碟本身不含完整遊戲內容。即便是任天堂的 Switch 2,也因為 Game-Key Card 機制遭到質疑:看似傳統卡匣的盒裝遊戲,實際上只是提供首次下載授權,玩家仍需連網才能遊玩,收藏價值與保存意義大打折扣。
實體遊戲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從德國、美國到英國,數位版已經成為遊戲市場主流,實體遊戲正逐步被邊緣化。儘管仍有部分玩家與廠商力挺實體收藏的意義,但當市場選擇越來越偏向便利的數位下載,實體遊戲恐怕只會繼續下滑,甚至淪為小眾收藏品。
網絡寫手 Dr.M

業內資深 IT 人,亦是一名從業超過十年的網絡寫手。曾在世紀初為數本實體雜誌擔任執行主編,後期在網絡上擔任各大著名網站幕後寫手,寫作領域包含電競、電腦、科技、汽車、遊戲甚至賽馬。曾在數家遊戲公司任職經營社群與發行推廣業務,還喜歡折騰老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