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爆料大神 Kepler_L2 在 NeoGAF 的最新透露,索尼次世代掌機開發代號「Canis」已經敲定採用 16 個運算單元(CUs)的 AMD GPU 配置。這款設備被視為 PS6 產品線的一環,對應市場對高效能掌機的期待,且有望延續 PlayStation 生態在行動端的布局。
消息來源指出,這項規格來自 2023 年 AMD 提交給索尼的方案,如今已基本定案。雖然目前尚未到晶片的 Tape-out 階段,但 CU 數量已經鎖定,顯示 Sony 對掌機性能與能效比已有明確定位。
微軟手持主機缺席戰局
同場加映的是微軟的狀況。Kepler_L2 直言,微軟目前沒有任何針對掌機的專屬 SoC 開發計畫,也就是說,至少在短期內不會看到 Xbox 品牌的自研掌機問世(華碩那台不算)。這與 Sony 積極布局 Canis 形成鮮明對比,顯示雙方在次世代市場策略上再度分歧。
過去曾有傳言指微軟評估過攜帶式裝置,但最終似乎仍把重心放在雲端遊戲與 Game Pass 服務。相比之下,Sony 顯然認為掌機市場仍有價值,尤其是當 Switch、Steam Deck 與 ROG Ally 等產品已重新打開高性能手持遊戲市場。
次世代掌機競爭前哨
若傳聞屬實,Canis 將會搭載 RDNA 架構 GPU 的 16 CUs 配置,意味著其性能大概率超越 Steam Deck 現有水準,也可能鎖定在 PS4 Pro 至 PS5 間的性能帶。這類定位不僅能支援中高畫質的移動遊戲體驗,也可為 Sony 的串流與跨平台策略鋪路。
反觀微軟的沉默,則讓市場對「Xbox 手持」的期待再次降溫。當 Sony 積極佈局行動端,微軟若繼續缺席實體掌機戰場,可能只能靠雲端與 PC 互補來維持玩家黏性。
網絡寫手 Dr.M

業內資深 IT 人,亦是一名從業超過十年的網絡寫手。曾在世紀初為數本實體雜誌擔任執行主編,後期在網絡上擔任各大著名網站幕後寫手,寫作領域包含電競、電腦、科技、汽車、遊戲甚至賽馬。曾在數家遊戲公司任職經營社群與發行推廣業務,還喜歡折騰老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