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微軟最新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季度財報,Xbox 硬體營收在本季度暴跌 29%。雖然微軟的遊戲部門仍在靠 Game Pass 撐場,但整體硬體表現幾乎進入冰河期,連新推出的 ROG Xbox Ally 與 Ally X 掌機 也無法止血。
這場跌勢不只是一次性的市場波動,而更像是微軟正式踏入「後主機時代)」的分水嶺。
Game Pass 再創收入高峰,但硬體持續探底
早在 2025 財政年度結束時,微軟就已透露 Xbox Game Pass 的營收創下新紀錄,達到近 50 億美元,成功抵銷了前一季 22% 的硬體下滑。但這次的報告卻沒那麼樂觀——Xbox 整體遊戲收入較去年同期下跌 1.13 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原因來自主機銷量暴跌!
更尷尬的是,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年 Q1 銷量暴跌 29%。去年還能靠內容與服務營收暴漲 61% 抵銷,但今年僅成長 1%。換句話說:Game Pass 再怎麼強,也擋不住沒人買主機的現實。
第一方遊戲疲軟,連 Halo 都要上 PS5
財報指出,Xbox 的內容與服務成長主要來自 第三方遊戲表現強勢,但第一方內容疲軟,直接拖累整體成長。這也呼應前暴雪總裁 Mike Ybarra 的批評:「如果 Xbox 沒有穩定的自家遊戲,硬體存在的意義就會被質疑。」
另一方面,微軟正積極推動跨平台戰略。《Halo》系列首度將登上 PlayStation 5,而新世代主機也傳出將支援 Steam 與 Epic 商店整合。下一代 Xbox 將不再是「一台主機」,而更像是一台 高階 Windows 遊戲電腦。
營收跌、結構變,但微軟依然不怕
儘管遊戲部門營收下滑,微軟整體「More Personal Computing」業務仍成長 4%,增加約 5.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91 億),靠的正是 Surface 與 Windows 授權等傳統業務撐場。而 Xbox 在日本市場罕見出現逆勢增長,也讓執行長 Phil Spencer 表示「仍對未來充滿信心」。
網絡寫手 Dr.M

業內資深 IT 人,亦是一名從業超過十年的網絡寫手。曾在世紀初為數本實體雜誌擔任執行主編,後期在網絡上擔任各大著名網站幕後寫手,寫作領域包含電競、電腦、科技、汽車、遊戲甚至賽馬。曾在數家遊戲公司任職經營社群與發行推廣業務,還喜歡折騰老電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