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以為把《Call of Duty》/《決戰時刻》/《使命召唤》放進 Xbox Game Pass 會是天才行銷,結果根據爆料,這操作反而讓微乳少賺了三億美元!根據 Bloomberg 的內線消息,這筆「損失」主要來自於玩家不再額外購買遊戲本體,乾脆直接用 Game Pass 玩爽爽。對微軟來說,本來應該賣得滿街跑的 COD 實體與數位版本,結果被自家訂閱制自己打趴。
三億美元換來一波流量,划不划算?
消息指稱,這筆損失主要出現在《Call of Duty: Black Ops 6》/《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使命召唤:黑色行动6》上,這款作品是系列首度首日登上 Game Pass 的遊戲。玩家當然樂開花,一邊罵 Game Pass 漲價,一邊還是繼續打 COD;但從財務角度來看,微軟這招算是用三億美元「買流量」。雖然《Black Ops 6》在 PlayStation 與 PC 仍賣得不錯,但光是 Game Pass 這邊的訂閱替代效應,就讓公司少掉一筆實打實的現金流。

價格漲得太快,玩家退訂比連殺還快
這個消息出來的時間點可說「剛好不巧」。10 月 1 日微軟才宣布 Xbox Game Pass 全面漲價:Ultimate 版從 19.99 美元漲到 29.99 美元(約台幣 970 漲至 1,455、港幣 156 漲至 235、馬幣 94 漲至 141),玩家氣到把官網擠爆。微軟表面說是「加值」,實際上更像是補洞。畢竟三億美元虧空,總得有人幫忙買單。漲價能不能補回來是一回事,但玩家信任崩壞才是更大的問題。
遊戲多了,但信任變少了
值得注意的是,Game Pass Ultimate 的遊戲數量確實從 2024 年的 492 款暴增到 2025 年的 838 款,還加進了《Fortnite Crew》等內容,乍看好像更划算。但問題在於,當價格飆漲、玩家覺得自己被收割,這些「新福利」就算再多也只是止痛膏。對很多老玩家來說,微軟似乎從「玩家天堂」變成「財報地獄」,一切都圍著訂閱率轉。

下一代《Black Ops 7》會變 Game Pass 救命符嗎?
眼下,《Call of Duty: Black Ops 7》預定 11 月登場,如果微軟再讓它首發進 Game Pass,那可能又會重演同樣劇本:訂閱量暴漲、銷售額暴跌。三億美元的教訓會不會讓他們收手?還是乾脆繼續「以量取勝」?或許到那時,微軟高層會開始懷念當初還能賣實體片的好時光。
網絡寫手 Dr.M

業內資深 IT 人,亦是一名從業超過十年的網絡寫手。曾在世紀初為數本實體雜誌擔任執行主編,後期在網絡上擔任各大著名網站幕後寫手,寫作領域包含電競、電腦、科技、汽車、遊戲甚至賽馬。曾在數家遊戲公司任職經營社群與發行推廣業務,還喜歡折騰老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