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沒出貨就拿獎?微軟與華碩聯手打造的 ROG Xbox Ally X 掌機被《TIME》雜誌選入 2025 年度最佳發明榜單,位列「娛樂與遊戲類」之中,與任天堂 Switch 2並肩。這意味著 Xbox 在主機戰場雖屢被看衰,卻靠這台「雙生掌機」重新搶下話題主導權!
一台能跑 Xbox 又能跑 PC 的混血機
ROG Xbox Ally X 由華碩與微軟共同設計,搭載 AMD Ryzen AI Z2 Extreme 處理器與 Windows 11 系統,能跑玩家的 Xbox Game Pass 遊戲庫(雖然是雲端)與 PC 遊戲。簡單說,它是一台能隨身攜帶的「掌上 Xbox + 迷你 PC」。
硬體上,ROG Xbox Ally X 比前代的 Ally 掌機更強悍:電池容量從 60Wh 提升到 80Wh,並新增 Impulse Triggers 震動扳機鍵,續航與手感雙升級。不過性能的代價也不小,建議售價拉高至 999 美元(約台幣 32,000 / 港幣 7,800 / 馬幣 4,700),比原定價格高出不少。據消息指出,這與美國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政策有關,迫使成本整體上升。

《TIME》給的理由很簡單:它「自由得不像微軟」
《TIME》在評選理由中指出,《ROG Xbox Ally X》之所以入選,是因為它「能讓玩家在旅途中執行任何 Xbox 與 PC 遊戲,甚至支援第三方商店的軟體」。換句話說,這台掌機並不侷限於微軟生態,反而以開放式 Windows 平台為賣點,這種「反常規的自由」正是《TIME》認為的創新。
不過現在入選的時機點有點尷尬,就在 ROG Xbox Ally 》得獎消息曝光前幾天,微軟才剛宣布 Xbox Game Pass Ultimate 月費上漲至 29.99 美元(約台幣 970 / 港幣 234 / 馬幣 142),漲幅達五成,引起玩家怒潮,甚至造成官網癱瘓。
許多用戶取消訂閱後抱怨「主機貴、月費也貴」,導致整個 Xbox 品牌形象陷入低谷。此時掌機能拿下國際榮譽,對微軟而言可說是罕見的正面新聞。

「曾被放棄」的硬體,如今逆轉翻身
更諷刺的是,就在不久前,爆料者稱微軟原本打算自行開發第一方 Xbox 掌機,但因 AMD 要求最少 1000 萬台生產量 才願意製造 SoC(系統晶片),導致項目胎死腹中。如今華碩接手 OEM 推出的合作機種反而拿下《TIME》肯定,也讓玩家感嘆:「也許外包才是 Xbox 的未來。」
網絡寫手 Dr.M

業內資深 IT 人,亦是一名從業超過十年的網絡寫手。曾在世紀初為數本實體雜誌擔任執行主編,後期在網絡上擔任各大著名網站幕後寫手,寫作領域包含電競、電腦、科技、汽車、遊戲甚至賽馬。曾在數家遊戲公司任職經營社群與發行推廣業務,還喜歡折騰老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