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天堂新主機 Switch 2 已確定採用 NVIDIA 專屬客製晶片,並搭載支援 AI 升頻技術的 DLSS(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不過這項技術到底在 Switch 2 上怎麼運作?一直以來官方都語焉不詳。幸好,技術媒體 Digital Foundry 最新影片終於揭開了細節——Switch 2 的 DLSS 並非單一模型,而是存在兩種版本。
第一種 DLSS 模型:針對 1080p 的「CNN 模式」
Digital Foundry 的分析指出,第一種 DLSS 模型主要應用在《Cyberpunk 2077: Ultimate Edition》(電馭叛客 2077:終極版)與《Street Fighter 6》(快打旋風 6)等作品中。這套模型與 PC 端 DLSS 3 以前使用的 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模型類似,特點是:
- 在 1080p 解像度下畫面穩定、抗鋸齒處理出色
- 運鏡與移動時的影像細節保持完整
- 整體影像品質更一致
簡單說,這是「畫面優先」的 DLSS 版本,能最大化視覺清晰度,同時維持流暢運算。

第二種 DLSS 模型:針對高於 1080p 的「輕量版本」
Digital Foundry 同時指出,在《Star Wars Outlaws》、《Hogwarts Legacy》(霍格華茲的傳承)、《The Touryst》與《Fast Fusion》等遊戲中,則觀察到另一套「縮減型 DLSS 模型」。這套版本畫面雖更銳利,但存在明顯缺點:
- 移動與轉鏡時的抗鋸齒幾乎無效
- 動態畫面看起來「沒在運作」
- 優點是 GPU 負擔減半,升頻效率極高
根據 DF 的推測,這種輕量 DLSS 模型主要是為了掌機模式設計,在 GPU 資源有限時維持高效能輸出。

開發者證實:Switch 2 的確有兩套 DLSS
Digital Foundry 引述一位不具名開發者的說法,證實他們的推論正確——Switch 2 內部確實同時存在兩個 DLSS 模型。Alex Battaglia 在分析中表示,這樣的設計讓開發者能自由選擇取向:「掌機模式可能採用輕量 DLSS 以節省功耗,而底座模式則可使用完整版以追求畫質。」
Switch 2 的雙 DLSS 架構說明了一件事——任天堂終於真正擁抱 AI 技術,但依舊維持其「輕量與效率並重」的哲學。這讓玩家在掌機與底座之間享有不同體驗,也讓開發者能根據遊戲需求靈活調整性能。
網絡寫手 Dr.M

業內資深 IT 人,亦是一名從業超過十年的網絡寫手。曾在世紀初為數本實體雜誌擔任執行主編,後期在網絡上擔任各大著名網站幕後寫手,寫作領域包含電競、電腦、科技、汽車、遊戲甚至賽馬。曾在數家遊戲公司任職經營社群與發行推廣業務,還喜歡折騰老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