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最新報導,索尼與微軟均已開始在內部測試將「生成式 AI 」導入遊戲開發流程,儘管外界對此仍充滿爭議。統計顯示,目前 Steam 上已有約 五分之一 的遊戲使用生成式 AI 技術協助製作,尤其獨立遊戲團隊使用比例更高,因其面臨的輿論與品牌壓力較小。
然而這次不只是小型工作室,這兩大主機巨頭似乎也準備正式加入這場浪潮。
PlayStation 在找「AI 概念美術師」,Halo 團隊疑似已投入使用
根據《The Game Post》報導,索尼旗下新成立的 Dark Outlaw Games 正在招聘具備 Midjourney、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工具經驗 的概念美術師,明確指出「具 AI 創作經驗者優先」。這是索尼首次在公開職缺中直接提及生成式 AI。
另一方面,內部人士爆料 Xbox 的 Halo 工作室 已將類似技術整合至開發流程,用於「世界建構與美術修潤」,協助即將到來的新世代《Halo》系列作品。雖然官方未正面承認,但消息指出這是微軟推動 AI 生態布局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企業的態度都比過去保守得多。畢竟包括 EA、CD Projekt Red、Take-Two 等公司,皆曾公開表示擔心 AI 使用爭議會引起玩家反彈。
業界態度分歧,任天堂依然堅拒 AI
與此同時,任天堂則選擇站在另一邊。宮本茂在受訪時明確指出,公司沒有計畫使用 AI 工具,並強調「遊戲的靈魂仍來自人類創意」。
然而,部分開發者已坦言這類工具「難以抗拒」。例如《Battlefield 6》核心開發人員形容生成式 AI 是「極具誘惑力的工具」,但也強調目前團隊尚未使用任何 AI 生成素材。
微軟龐大投資或讓 AI 成為開發常態
微軟近年大舉投資 AI 技術,並與 OpenAI、AMD 展開深度合作。分析指出,Xbox 第一方工作室未來勢必將成為 AI 測試平台,藉此降低成本、縮短製程。
不過,玩家的反應仍是未知數。AI 生成藝術若持續滲入 AAA 級大作,可能為遊戲業帶來一場創新革命——也可能引爆新一波信任危機。
生成式 AI 或許將成為下一個遊戲產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只是當遊戲畫面、音樂、甚至角色對白都可能由 AI 參與創造時,玩家究竟能否接受「人機共創」的新時代?
網絡寫手 Dr.M

業內資深 IT 人,亦是一名從業超過十年的網絡寫手。曾在世紀初為數本實體雜誌擔任執行主編,後期在網絡上擔任各大著名網站幕後寫手,寫作領域包含電競、電腦、科技、汽車、遊戲甚至賽馬。曾在數家遊戲公司任職經營社群與發行推廣業務,還喜歡折騰老電腦。